科技资讯

缓步动物蛋白或助人类抗衰老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3月30日报道,美国怀俄明州立大学分子生物学系科学家实验研究发现,从微型缓步动物身上提取的蛋白质减缓了人类细胞新陈代谢的速度,表明这些蛋白或是减缓人类衰老过程的关键成分。但研究人员表示,仍需开展更多研究来验证这些蛋白是否真是“青春之泉”。相关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蛋白质科学》杂志。
质子对撞中首次观察到光子变陶子,为探索新物理现象提供途径
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官网25日报道,该机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上的紧凑缪子线圈(CMS)国际合作组宣布,他们利用CMS轨迹探测器出色的追踪能力,首次观察到质子对撞中两个光子“变身”为两个陶子(τ)。
天基太阳能、海中能源岛、海底帷幕、捕集二氧化碳,四大工程能延缓全球变暖吗?
从在太空中建造巨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到稳定住正在融化的冰川;从建造一系列能源岛,到从空气中直接捕获二氧化碳。科学家提出了一些雄心勃勃的项目来应对气候变化。
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对斑马鱼全脑十万级神经元实时监控
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悉,来自该所和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的科研人员,开发了一套实感智能计算-控制平台。基于该平台,他们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对斑马鱼全脑十万级神经元的实时监控。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自然·神经科学》杂志。
矿物形式的非常规超导体发现
美国艾姆斯国家实验室科学家发现了第一种非常规超导体,其化学成分在自然界中也能找到。密硫铑矿是自然界中仅有的4种在实验室培养后可作为超导体的矿物之一。研究表明,它的性质类似于高温超导体。这一发现进一步加深了科学家对超导性的理解,有望在未来带来更可持续、更经济的基于超导体的技术。
韦布望远镜观测到最古老“死亡”星系
天体物理学家利用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发现一个大约131亿年前“死亡”的星系,是迄今发现“死亡”星系中最古老的一个。
欧亚大陆最早!110万年前中国古人类已掌握“准备石核技术”
3月6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通过系统研究110万年前岑家湾遗址出土的石器的技术特征,该所等单位科研人员发现欧亚大陆最早的“准备石核技术”,成功将中国古人类掌握石器技术模式2(阿舍利技术)的时间提早了30万年。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纳米粒子“纠缠”突破量子极限
在1日发表于《自然·物理》杂志的一项新研究中,来自英国、瑞士和奥地利的国际研究团队建立了一种新的平台,来解决经典物理和量子物理之间的边界问题。这一成果代表着在理解基础物理学方面的重大飞跃,也为实际应用带来了希望,特别是在用于环境监测和离线导航的传感器技术方面。
空间站、探月,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推进两大任务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4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统筹推进空间站应用与发展和载人月球探测两大任务。
院士专家热议未来产业创新——原子级制造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原始推动力
“原子级制造技术可以形成新质生产力”“原子级制造的技术突破,将极大影响产业结构”“这是引领未来产业变革发展的战略性技术”……2月25日—26日,2024(第一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北京举办。在论坛现场,与会专家围绕“推动原子级制造技术发展,推动未来产业创新”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原子级制造技术是原子级的通用化技术体系,是一项能够产生变革性影响的技术,具有颠覆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