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挖掘达人,5大步骤便可成就你!

TRIZ作为一种有效地解决问题的创新理论方法,被广泛应用在了各种技术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同时也为某一项专利的创造发明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指导和支持,解决了很多专利技术发明者的苦恼和所面临的难题。

那么,如何利用TRIZ理论来解决专利技术发明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呢?

通常情况下,大多数技术人员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在技术发明过程中遇到问题我都要尝试一遍所有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吗?只有这样做,我才能得到贴切、可靠、可行的解决方案吗?其实不然,每个人在学习、消化和吸收的过程中,每个人解决问题的习惯决定了选择哪些工具。

有些人偏于习惯问“为什么”的方式去寻找问题发生的根源,那么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是矛盾(技术矛盾、物理矛盾)。有些人觉得构建“组件功能”模型,可以将系统的问题很清晰、一目了然的呈现。

那么,根据不同颜色或者形状的图形区分问题的类型,所对应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即是物场分析及标准解法,但所有的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解决问题的工具都不是固定搭配的,还是取决于工具使用者的喜好,每个人都可形成带有个人特点的解决问题的流程方式。

为了更好的运用TRIZ解决问题,明确工具使用者解决问题的方向及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问题的步骤,你必须掌握下面这5大步骤:

1、确定问题类型

选题对于专利技术发明的过程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决定了专利技术发明与专利技术发明者的命运。

1960年,有人对大量申请失败的专利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每10个专利中就有4个选题存在着问题。选题失败并不意味着申请人使用了不出名的专利文献。

问题在于原则上选了不正确的题目,题目包含的内容不符合技术的发展,称为“艺术家的想法”, 也称之为“胎死腹中”的发明。即使这些发明没有被驳回,这些发明也不会被某个企业所实施。

适合TRIZ 解决的问题的方向:

★ 工艺流程改造;

★ 生产制造成本降低;

★ 根据市场/客户需求研发新产品;

★ 对现有技术系统进行改进、完善;

★ 对现有技术系统进行简化,功能保留不变;

★ 对竞争对手的专利加以分析,实现专利规避;

★ 根据市场环境及需求变化,制定产品策略和规划;

★ 进行专利布局,形成专利保护伞、专利壁垒,保护知识产权;

★ 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寻找技术空白点、进行技术分析与预测。

可将待解决的问题分为两类:发明问题和研究问题

★ 发明问题——以目标为导向,解决问题需要实现目标;或者是存在需要克服的问题,在当前的问题情境下,现有的解决方案是不可操作,不被接受的。

★ 研究问题——产生了某些现象,需要问题的解决者做出解释,弄清楚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预测此现象导致的结果,问题的解决者头脑里盘旋着两个大问号:为什么会发生?怎么发生的?

在研究(发现)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发明, 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发明。

例如, 热力学和电力学的出现,人们创造了电能和发动机;电磁学的发现,导致了激光和光磁学的产生;核物理的发现,导致了核电站的建立;固体物理和半导体的发现,促成了现代计算机系统和信息显示系统的创建。成百上千的发明都是伴随着研究(发现)向高效率的技术系统转化而产生的。

发明与发现相比,发明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发明是有目的性的,带有一定用途的。发明的目的是由系统地主要的正面功能所确定的。

为了更好的解决研究问题,需要像发明问题一样构建问题。给自己提出问题“要如何做,才能产生当前的现象?”

2、构建问题的理想解(IFR)

IFR和矛盾会使问题尖锐化,揭示问题的本质,并且推动问题的解决者找到更强有力的解决方案。可以以多种形式构建IFR和矛盾,这会找到更多的解决方案。

TRIZ解决问题之初,首先确定IFR(最终理想解),以IFR为终极目标而努力,目的是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大大提升。IFR是TRIZ理论中三大核心内容之一。最终理想结果-IFR (Ideal Final Result )的实质性内涵是告诉我们,如果不能让系统维持原有状态实现必要的功能,那么可以将系统进行最小的改变,但却能让系统实现最大的自服务功能。

例如:大都市停车存在问题,随便停在马路边会被警察罚款,停在停车场又很难到车位,怎么办?

从理想解的角度可以去思考解决此问题。最理想的状态是实现自我的提示,也就是说空闲的停车位自动发出反馈,司机接收到信息,并将车辆停靠在指定的位置。要得到一个解决方案,首先我们要有一个目标,并且找到实现此目标的系统(手段、方法),可以用以下公式诠释:

Sol = DR + ISys(Ideality) [2]

【解决方案=期望的结果+理想的系统】

即:停车=提示+给予提示的系统

在这里给予提示的系统可以是人、指示灯、自动检测系统、自动反馈系统,总之一切可以提供提示可以发送反馈信息的中介物。众多个解决方案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转化,方案是否理想,是否可行,成本是否低廉等问题,需要运用理想度公式进行衡量。

这一步骤才开始真正的涉及解题。要求您在此环节呈现出巨大的勇气和才智。暂时先不要去考虑如何实现树立的目标,勇敢的去想象要实现的目标,并且去寻找实现目标所需要的资源。即使没有达到树立的目标,那么你距离目标也已经不远了。

3、寻找资源

对于解决问题而言,一切解决问题所运用到结构、工具、生态环境都统称为资源,没有资源就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总是很少去想,我们有什么,分析资源,从好的方面讲,会使人变成舍本逐末。世界不会消亡,资源到处都是,甚至是空旷的地方,只是有的时候我们看不见。

有能力的人会使用周围的所有可利用的资源。资源无处不在的,有些资源是现成的,可以直接拿来用,有些资源衍生的,甚至是需要进一步去挖掘的。最好是利用在问题的情境下已有的资源;即系统中已有资源,最好是“廉价”资源,也就是获取资源的途径比较简单,并且资源的成本较低。

解决问题的人——初学者,解决问题之前,先将资源全部罗列在纸上。从此资源列别中寻找可用于解决问题的资源,便于找到解决方案。寻找资源的方法可以使用九屏幕法,从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和系统(子系统、系统、超系统)两个维度进行分析,以此得到资源列表。



资源找寻过后,针对问题就要进行思考,这对于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构思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样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属性特征,一般需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 需要消除哪种现象或者需要引入哪种作用(功能)?

★ 引用的资源需要执行什么功能?

★ 为执行功能所需功能,资源需具备什么属性?

★ 哪种资源具备这些的特性?



★ 系统作用对象:书籍

★ 超系统资源:书架、车辆、大楼、管理员、搬运工人、阅读者(学生)

★ 子系统资源:纸、墨水、胶水

针对当前问题,缺少工具,能将书从旧图书馆移动到新图书馆。











图(2)——排放黑烟的烟囱和一栋居民楼(排放黑烟的烟囱代表的是锅炉房,是为居民楼取暖用的,但是排放的黑烟影响了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超系统之间存在的问题,与人的需求有关,就是管理矛盾)

图(3)——如果关闭锅炉房,没有黑烟,居民楼没暖气;不关闭锅炉房,有黑烟,居民楼有暖气(多种对立的因素同时存在,就是技术矛盾)

图(4)——黑烟从居民楼的上方排出(烟囱应该高一些,以便于黑烟从居民楼上方排出;烟囱应该维持原有高度或者矮一些,保证烟囱地基的负载能力—物理矛盾)


步骤三中提出的问题,根据资源分析找到了三个解决问题的办法:搬运工、管理员和阅读者(学生、老师)。针对问题限定的条件,导演解决了这个问题没花一分钱,搬运工有成本花费;管理员力量微薄,时间耗费大;最终确定阅读者(学生)是唯一可用资源。

既要让学生自愿的移动书籍,同时又不付任何酬劳的办法就是从老的图书馆借书,去新的图书馆还书。而且此解决方案不会带来新的问题,以此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