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创新馆看“科教航母”建设历程

解码合肥的创新之路,2017年“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获批,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4月24日开馆的安徽创新馆,将通过实物模型、文图展示配以声光电等多种方式,展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至今的建设历程以及所产出的重大成果。

“科教航母”到来

创新高地“全域联动”

2017年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和科技部联合批复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方案。合肥成为继上海之后,国家正式批准建设的第二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不少人感叹道,“‘科教航母’来了。”

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重大项目,“科学中心”意味着合肥“全域联动”。从科学研究到成果转化再到新兴产业,都将成为“中心”的一分子,也将随着“中心”的发展建设而落地、生根乃至开花结果。

“科学中心”按照规划,将建设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平台,将聚焦信息、能源、健康、环境四大科研领域,开展多学科交叉和变革性技术研究,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催生变革性技术,为国家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支撑。可以预计的是,它最终将带来合肥城市能级的几何倍提升,对城市未来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同年9月,《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施方案(2017-2020年)》正式印发,从那时起,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方案,正式从“设计图”转为“施工图”。按照这份“施工图”,合肥市将在未来几年着力构建“2+8+N+3”的创新框架体系。除了框架体系,这份《方案》还明确建设滨湖科学城。

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已逐步显现

从正式获批到有了“施工图”再到如今,如果将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比作一个人,它还处于成长阶段。但在这两年多时间里,这一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基础创新平台,按照“2+8+N+3”的创新框架体系,已经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首先,作为合肥科学中心的一大重要内容,大科学装置的集群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已选址于庐阳区三十岗乡,打造大科学装置集中区。这里将集中建设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等大科学装置。

其中,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工程项目于去年12月正式开工。“聚变堆园区的开工建设,意味着在建设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过程中,开启又一个新征程。”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相里斌表示。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获批以来第一个落户合肥的国家大科学装置项目,该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聚变领域参数最高、功能最完备的综合性研究平台,成为我国在该领域人才吸引和培养、重要成果孵育和科研管理机制探索的重要基地。

同时,合肥先进光源预研工作正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也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国家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复,其中落户安徽的合肥运行管控中心和合肥一级核心站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合肥已建成的三个大科学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合肥同步辐射光源以及稳态强磁场装置,性能也都得到了稳步提升。

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除了“国之重器”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合肥争创国家实验室的工作也正有序推进。其中,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目前,一期工程正顺利建设。

同时,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正加紧布局。其中,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建设已全面开工。合肥滨湖科学城也在去年正式挂牌,今年,将高标准编制实施合肥滨湖科学城总体规划。

今年4月11日,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理事会第二次会议召开,会上,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能源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中国科学院从体制机制、资源配置和政策保障等方面全力支持合肥科学中心的建设,包括全力支持中国科大和合肥物质院推进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平台建设,动员院内相关科研单元和优势力量向合肥科学中心汇集。”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

“沿途下蛋”,科学中心已产出多项重大科技成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建设的途中,合肥也做到了“沿途下蛋”,目前已产出多项重大科技成果。

人造“小太阳”——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在去年实现了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1亿度的等离子体运行,获得的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再创新高,达42.9T,处于国际第一方阵的水平。在量子领域,实现了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

此外,由中国科大发现的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了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10大科技进展。“合肥造”大气环境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一批突破性产业化成果也在科学中心建设过程中产出。去年,合肥成功研发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国产超导质子治疗设备旋转机架等核心设备研制成功;针对FLT3-ITD阳性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创新靶向药物已开展临床试验;超级针X射线成像系统低能成像能力填补国际空白;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等在环保和气象业务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攻克了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制成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在安徽创新馆内,市民将可更加系统、直观地感受到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建设历程及相关成果。(记者 刘畅司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