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引领走进新时代

俯瞰亳州市政公园。张延林 摄

俯瞰亳州市政公园。张延林 摄

编者按: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70年披荆斩棘,70年昂首奋进,市委宣传部日前组织开展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集中采访活动,多位新闻人奔赴全市各地采访,用镜头和纸笔记录全市各地各部门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亳州的生动实践。本报今起推出“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充分展示共和国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亳州各地的历史性变革和成就,凝聚全市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奋斗新时代的强大精神力量。

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察看设备运行情况。

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控制室察看设备运行情况。

从一个个低矮平房到一幢幢高楼林立;从一条条泥泞小路到四通八达的宽阔大道;从吃不饱穿不暖到衣着光鲜、美食任选……70年来,亳州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

2016、2017年,发展速度领跑全省;2018年,省统计局公布的23项主要经济指标中,亳州增速居全省前八位的有21项,前三位的有13项,第一位的有7项……同时,蓝天、碧水、绿树、红花、新城让药都处处美不胜收,散发着勃勃生机!

近年来,我市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为统领,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各项工作,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增强动力,在特色发展中厚植优势,不断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前进。

科技创新,缔造发展新动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4月8日,记者随“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采访团走进了安徽东方帝维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这家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已有28个,其中猪伪狂犬病耐热保护剂活疫苗(HB2000株)刚一亮相就爆发科技创新威力,2018年为公司带来近1亿元的销售收入,单品撑起了企业半边天。

“我们每年在科研方面的资金投入,不低于销售收入的10%。去年,我们企业的销售收入1.7亿元,科研投入近2000万元。”东方帝维质量总监高换河说。

东方帝维是我市科技强市战略的硕果之一。

近年来,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仅在2018年,就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9家,是地级亳州市组建17年来的总和。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居全省第一位,全社会研发经费增长26.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4.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6.1%。获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国家和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3家,获批建设省技术创新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各1个,获批省重大新兴产业专项和省重大科技专项11项,新增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4家。亳州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我市聚力招才引智,去年新建高水平创新平台5个,新增院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45人。

“2018年帮助21名引进高层次人才解决入编、配偶就业等事宜,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确保人才引得来、干得好、留得住,为美好亳州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亳州智慧城市展厅工作人员在介绍网上办事大厅功能。

亳州智慧城市展厅工作人员在介绍网上办事大厅功能。

“携手”前行, 城乡发展“比翼飞”

漂亮的楼房、宽敞的马路、明亮的路灯、干净的自来水……这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城里人的“专利”,如今已经飞入农村寻常百姓家。

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我市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持续提升。

居住在涡河以北、工作在市高新区的杨先生,每天开车往返于城市两端,对“变化”二字深有感触。

“许多断头路被打通了,去年涡河建安路隧道实现通车,从家到单位明显提速。尤其是高新区,变化巨大,20年前高新区就是一片农村,你看现在,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宽阔的大道四通八达,整个城市都变大了,也‘长高’了。”杨先生说,今年亳州人将会实现“高铁梦”,亳州机场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这将为未来亳州的发展插上“翅膀”。

房前屋后,整洁有序;篱笆栏内,有菜有花;村内小河,清水潺潺……这是记者在涡阳县楚店镇三里赵村张竹园自然村看到的景象。昔日农村“脏乱差”的影子在这里已消失无踪。

“家里盖起了楼房,电器啥都有,出门就是休闲广场,还有景观绿化,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咱农村一点也不比城里差。”涡阳县楚店镇三里赵村张竹园自然村村民李翠英高兴地说。

去年,我市主城区规划面积已扩大到218平方公里,是地级亳州市成立时的4.5倍;城镇化率每年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增速在全省最快;新建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31个,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80个,改造农村厕所10.2万户,建设“四好农村路”2060公里,完成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投资2.7亿元……

如今,我市区域“携手”前行、城乡 “比翼齐飞”、环保与经济共赢的格局已经确立。

绿色底色,美丽亳州入画来

抬头仰望,蓝天白云;环顾四周,绿树幽草;大小河流,清波微澜;牡丹花开,分外妖娆……最是人间四月天,药都亳州分外美!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市认真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持续推进“地净、路畅、水活、天蓝、林拥城”工程,全力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等工作,生态文明建设“风生水起”。

“我们公司去年5月份投产,当前发电量是1.6亿度,消耗了农村废弃物26.6万吨,其中包括7.1万吨的农作物秸秆,可以说是解决了谯城区近五分之一的秸秆出路问题。”亳州国祯生物质热电有限公司总经理沈瑞华介绍,今年公司预计可发电2.4亿度,实现产值1.8亿元。

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多种举措齐头并进。通过秸秆肥料化、能源化、饲料化等形式,全市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杜绝了秸秆焚烧的隐患,实现了环境的持续好转,同时促进了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大力推进燃煤污染、餐饮油烟等“1+N”系列专项整治。去年,中心城区和三县县城规划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秸秆禁烧实现“零火点”,PM2.5平均浓度下降11.1%,优良天数提高4.5%。

“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是人民群众的期待。我市扎实推进河长制工作专项整治,去年整改河道“八乱”问题1934个,治理城市黑臭水体30处,水环境质量考核居全省第三位。

众人植树树成林。去年我市实现人工造林15.4万亩,建设森林生态廊道360公里,60.6公里林拥城绿道荣获省级现代林业示范区称号。绿色,已成为亳州最美底色。

开放包容,药都与世界“相拥”

开放,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市坚定不移实施大开放战略、营造大开放环境,着力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开放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嗒嗒嗒……”安徽协和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包装车间内,一片繁忙景象。这个中药材出口大户去年实现出口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万美元。

安徽协和成药业饮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吴心峰介绍,协和成主要产品有中药饮片、中成药制剂、中药提取物,特别是对出口精制饮片具有独特的加工工艺和生产能力。“目前,协和成产品远销韩国、美国、英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加拿大、匈牙利等国家以及中国台湾地区。去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7.35亿元,同比增长7.5%;出口3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00万美元。”

2018年,我市实际利用外资9亿美元、增长15.4%。实现进出口总额8.3亿美元,增长25.4%,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63家。鼓励企业“走出去”,培育外经主体3家。

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出国门,一方面是企业的产品出色,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市对外贸易环境的不断改善。

去年,亳州海关获批筹建,这对持续推动开放发展的亳州来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亳州海关(筹)已经完成办公场所建设改造项目的建设设计任务书编制工作,亳州海关距正式成立已经万事俱备。”亳州海关(筹)查验科科长王杰说,亳州海关成立后,将作为亳州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和“助推器”,促进亳州外贸型企业发展,帮助更多外贸企业更好地走出去。

共享成果,人民群众更幸福

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

4月8日,在市区芍花路马园社区居委会,市民左静正在咨询如何办理社保卡。

“你可以自己在手机上通过网上办事大厅办理,也可以报一下身份证号、手机号,我们帮你办理,办好之后直接给你寄家去,不用你再跑第二趟了。”马园社区居委会委员李倩倩告诉左静。

“这要在以前,得跑好几趟,现在老百姓办事真方便!”左静满意地说。

我市网上办事大厅于2014年12月份上线,现已入驻事项 7344 项,已经实现了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覆盖,累计受理市直、三县、二区办件9917969件。

“目前,我市网上办事大厅已经实现了语音识别和指尖办事,群众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触手可及。”在亳州智慧城市展厅,工作人员介绍说。

“这个是视频数据平台,目前全市安装的摄像头已覆盖市区以及三县两区的城区和所有乡村,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亳州智慧城市展厅工作人员介绍,视频数据已用于文明创建、城市管理、公共安全、应急调度、维稳等领域。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2018年,我市累计投入9.9亿元,救助各类困难群众227.4万人次;749名失能五保老人入住乡镇卫生院集中供养;创新建设农民工实名制登记及工资支付监管平台,通过平台发放工资20.4亿元;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住房3.4万套,分配公租房2866套;投资23.1亿元新建改扩建公办中小学55所、幼儿园36所……一系列促发展、惠民生、保平安举措,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在这里生活很幸福。”市民刘楠楠由衷地感慨。(汝平 张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