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激活创新基因汇聚发展动力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视察,明确提出“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的目标,并走进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进行调研,为安徽自主创新成果“点赞”。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两个月后,国务院正式批复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努力把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政策先行区、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产业创新升级引领区、大众创新创业生态区。

铭记关怀,不负重托。作为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体城市之一,两年来,370万珠城儿女对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学之愈深,知之愈明,行之愈笃。全市上下坚定不移高举创新大旗,不断夯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基础,坚持先行先试,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以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进一步聚集创新要素、提升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全力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蚌埠加快建设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奋力开创新时代美好蚌埠现代化建设新局面提供了坚强的创新支撑。

能力提升成果丰硕

今年4月初,在蚌埠中国玻璃新材料科技产业园内,触摸屏用超薄高铝盖板玻璃成功下线,意味着总投资8亿元的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正式量产,实现了高端盖板玻璃的国产化。

“这是继世界最薄0.15毫米超薄触控玻璃、世界最高光电转换率铜铟镓硒发电玻璃后,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创造的又一硕果,标志着蚌埠玻璃再次填补国内空白、打破国外垄断,全面迈向产业链、价值链高端。”凯盛科技集团总经理、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彭寿在下线仪式上自豪地说。

触摸屏用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线的可贵,在于它采用了中建材自主研发创新的超薄基板浮法工艺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闭和市场垄断,可生产0.3mm至1.1mm的全系列电子超薄盖板玻璃,打造了国内首条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世界一流水平的高端盖板玻璃示范生产线。

两年来,从不断刷新世界最薄玻璃纪录,实现0.15毫米玻璃“超薄”到“极薄”的跨越;从中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模组在蚌埠成功下线,到拥有世界最高光电转换率铜铟镓硒发电玻璃;从超薄高铝盖板玻璃生产完全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进而带动未来信息领域核心技术—微电子、光电子以及纳电子技术的发展,从而占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蚌埠走出的每一步,都是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加强改革创新,努力闯出新路”要求,都是自主创新的一次次胜利。

如今,蚌埠玻璃已经从世界的“跟跑者”变成了“领跑者”,市委市政府牢记嘱托,将培育壮大硅基新材料产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适时提出了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之都”的目标,力求交出一份蚌埠自主创新的满意答卷。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高歌猛进的同时,蚌埠市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成绩硕果累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在全球率先成功研制高端电子测试仪器,产品广泛应用于载人航天、探月等重大工程,如今制定的5G第二阶段第三阶段测试规范等多个国际标准,摆脱了国外长期的技术封锁和垄断,研发的5G通信测试系统更是在勇攀科技创新的世界巅峰。2017年度国家科技技术奖励大会上,安徽环球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共同完成的“盐酸安妥沙星”,再捧回一座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取得继2011-2013年之后,蚌埠市再一次连续三年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好成绩。

据蚌埠市科技局统计,这两年,我市新增“面向大数据应用的自主平台处理芯片设计”等省科技重大专项11项、“硅基MEMS陀螺仪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等省重点研发项目16项,在研省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达60多项,国家863项目毫米波与太赫兹测量系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去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达4671件、授权量达548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8.5件,位居全省第4,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21亿元,位居全省第3。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468.2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位居全省第2位。

环境优化要素集聚

蚌埠既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主体城市,也是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示范市、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市,是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可以说,蚌埠的城市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一直以来,蚌埠都把创新作为发展的最大优势和最鲜明的特征,坚持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和建设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依托,充分发挥驻蚌科研院所创新引领作用、高新技术企业的创新支撑作用,深入推进“三重一创”工程建设,培育一批高成长性创新型企业、高附加值创新型产业。两年来,蚌埠创新的环境不断优化,各类创新要素向蚌埠聚集。

今年2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里奥·莫利纳来到蚌埠,并在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设立工作站,着力打造国际一流科技创新产业平台,助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去年,曾担任美国前总统奥巴马科技顾问的卡尔森博士也来到蚌埠,建设卡尔森国际科技产业园。年初,全省首批十个安徽省实验室名单公布,“硅基材料安徽省实验室”名列其中,并于不久前在蚌埠正式揭牌……短短两年,蚌埠创新发展的高层次平台不断拓展,创新驱动的高端要素持续累积,这与蚌埠关于创新的一系列政策密不可分。

去年,蚌埠市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了《蚌埠市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实施方案》,并对接省政府新出台的科技创新十条、制造强省十条、“三重一创”十条、技工大省十条等政策,制定了《蚌埠市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两个中心”建设若干政策意见》,市自主创新资金由9000万元,增加至1.7亿元,增长89%。

此外,蚌埠市还设立了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组织实施了紧缺高端人才引进工程和“孔雀计划”、“蚌埠籍大学生回家看看”、“蚌埠籍企业家暨创新创业人才回家过年”等系列人才招引活动。相继举办中国MEMS传感器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蚌埠)高峰论坛、院士安徽蚌埠行、安徽省第四届工业设计大赛暨第十二届中国工业设计周等“科技创新月”系列活动。2017年,我市帮助企业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1.65亿元,增长20.7%;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为企业减免所得税9945万元,增长46%;兑现市级创新政策9000万元,增长50%。争取获得省《支持科技创新若干政策》奖补资金6846.9万元。其中研发设备补助较2016年增长40%,省重大专项项目数增长83.3%,获得资金资助金额增长70%。

在一系列资金、人才、项目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下,蚌埠目前拥有国家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众创空间家10家,院士工作站14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省级以上研发平台163个(其中国家级10家),国家“千人计划”高端人才12名,“百人计划”专家8名,省“特支计划”人才30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领军人才95名,省“115”产业创新团队15支。蚌埠国家高新区去年成为全省唯一一家获评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示范基地。

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以实施十大创新工程为抓手,努力在产业结构升级、创新能力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创业氛围营造上实现新的突破,以时时创新、事事创新、人人创新提升城市竞争力,强力推进国家级创新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