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科学技术和知识产权局关于就《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加快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我局起草了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各有关单位和个人均可于2019年8月20日前将书面意见和建议扫描件及电子档发送至邮箱 bbcxghk@163.com。

       联系人:王顺领    电话:0552-2047675


       附: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2019年7月22日

       附件: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  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

征求意见稿

  

 

 

蚌埠市自主创新办公室

二〇一

 



 

  --------------------------------------------------------------------------------------------------------------1

一、基础与形势-------------------------------------------------------------------------------------------------- 2

     (一)基础条件---------------------------------------------------------------------------------------------- 2

     (二)发展形势-----------------------------------------------------------------------------------------------5

二、总体发展思路------------------------------------------------------------------------------------------------ 9

     (一)指导思想 ----------------------------------------------------------------------------------------------9

     (二)战略定位---------------------------------------------------------------------------------------------- 9

      (三)战略路径--------------------------------------------------------------------------------------------- 11

      (发展目标 ---------------------------------------------------------------------------------------------13

三、战略任务----------------------------------------------------------------------------------------------------- 16

      (一)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之都---------------------------------------------------------------------------- 16

        1、做大做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支柱产业 -----------------------------------------------------------16

        2、培育与材料制造互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19

        3、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22

        4、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 24

        5、创新产业组织方式----------------------------------------------------------------------------------- 25

      (二)重点部署“十大抓手”------------------------------------------------------------------------------- 27

        1、谋划建设蚌埠科技城 --------------------------------------------------------------------------------28

        2、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园-------------------------------------------------------------------------------- 30

        3、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33

        5、培育壮大高企和“瞪羚”等企业主体 ----------------------------------------------------------------38

        6、实施“智汇珠城861”人才计划 -----------------------------------------------------------------------40

        7构筑一流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42

        8、推动“军民企地”融合协同创新---------------------------------------------------------------------- 45

        9、全方位链接产业创新高地--------------------------------------------------------------------------- 46

       10、加快政策先试和体制改革 ---------------------------------------------------------------------------48

     (构建“一区五园”空间发展格局 ---------------------------------------------------------------------50

        1、优化自创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51

        2、强化蚌埠高新区核心引领和智慧示范作用 --------------------------------------------------------52

        3、统筹构建“一区五园”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 52

四、保障措施----------------------------------------------------------------------------------------------------- 54

      (一)争取省市支持赋能自创区发展--------------------------------------------------------------------- 54

      (二)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 54

      (三)强化资金支撑保障区域建设------------------------------------------------------------------------ 54

      (四)制定考核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管------------------------------------------------------------------- 55



 

蚌埠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淮河流域中心城市、皖北地区中心城市,是安徽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素有“淮畔明珠”之称,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6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支持合肥、芜湖、蚌埠三市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合芜蚌自创区”)。蚌埠首次被纳入国家战略核心区,面临重大机遇,也肩负重要责任。

当前蚌埠正处于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蚌埠以高新区为核心区,以蚌埠经开区、淮上经开区、怀远经开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固镇经开区等园区辐射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支撑全省“制造强省”、“创新型强省”建设的重要部署,也是打造全市经济创新驱动发展大平台、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同意合芜蚌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国函〔2016107号),编制《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规划(2019-2025)》,将规划作为指导蚌埠片区创新发展的行动纲领。规划期限是2019-2025年。

一、基础与形势

(一)基础条件

新时期,蚌埠市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特色聚焦军民融合,综合实力稳步提升。2018年,蚌埠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14.66亿元,同比增长8.5%,增速位列全省第四,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全市财政收入294.72亿元已成为皖北地区发展最快、质量最优的城市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提升优势特色产业,形成以硅基新材料及相关配套产业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硅基新材料产业以高新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主要载体,初步形成新型显示、太阳能光伏、特种玻璃制品三条产业链,聚集了凯盛科技、中航三鑫等一批知名企业,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技术最优、产业链条最完备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基地。生物基材料产业以镇经开区为空间载体,汇聚丰原集团、雪郎科技等行业龙头,全面掌握国际领先聚乳酸上下游产业生产技术,建成世界首条千吨级聚乳酸纤维生产线,突破聚乳酸全产业链生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缩聚及共聚改性等众多关键性技术,成为全球最大苹果酸、柠檬酸、维生素等生物材料生产地之一。电子信息产业蚌埠高新区、蚌埠经开区为集聚空间,突破发展新型传感器、微米/毫米波测试5G通讯、核心电子元器件等领域加速布局一批产业化项目。装备制造产业以蚌埠高新区淮上经开区为发展空间,形成以智能制造装备、工程机械装备、玻璃生产成套装备、新型电力装备为特色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区,成为皖北地区装备制造产业“高地”。

持续聚集科技创新资源,成为皖北地区工业化发展的智力基础与创新源头。蚌埠研发实力雄厚、专业人才集聚,是安徽省创新资源最为集中、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集聚了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一研究所等4家中央驻皖科研院所,安徽财经大学、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12所高等院校。设有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电子机械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10家国家级研发平台及180余家省级研发平台,蚌埠玻璃院成功拉引0.12毫米超薄浮法电子玻璃打破世界最薄玻璃记录,凯盛光伏下线全国第一片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高效模组,二一四所MEMSLTCCEMCCD三大核心技术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企业累计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拥有院士工作站15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5家、省115”产业创新团队21家、省特支计划人才39名、省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13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和省政府特殊津贴131,高层次人才及创新团队总量位居全省前列。

大力开展特色科技工作,多方面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企业科研创新。积极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组织开展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搭建科研院所资源对接平台,与中科院共同建设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合作建立中电科技术转化中心。在全国率先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设立专利权质押贷款风险补偿金,加强金融机构、担保公司、评估机构等联动合作,已为93家中小微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242笔,贷款金额共计11.7亿元,专利权质押贷款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在皖北率先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为企业提供购买技术成果和科技服务补助,首批面向5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放科技创新券,累计金额975万元。

积极构建创业孵化体系,优化提升创新创业发展环境。引导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元化主体搭建创新创业载体,逐步构建“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创业孵化体系。截至目前,建成双创孵化平台31个,其中省级以上平台载体22个,孵化总面积达40.8万平方米,入驻企业500多家,创客团队360个,创客1100余人。探索创新“垂直众创空间+中试服务”等创业孵化新模式,WM众创智慧谷以智慧谷为共性服务平台,打造农业科技、智能制造、养老服务等垂直领域众创空间。绿色谷创客空间将线上绿色技术创新工场与线下中试孵化基地相结合,为生物医药和环保领域创新企业提供中试放大和集成创新等服务。

探索打通军民融合通道,军民融合特色突出蚌埠是安徽省军工资源为密集的区域之一,成功获批了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现拥有军工企业7家,军民融合企业61家,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和服务制造等行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在省内率先探索军民混合所有制改革,不断创新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军地共建军民融合发展产业园区,孵化培育依爱电子、依爱消防等品牌企业。双环电子等民口企业不断突破民进军,为“神舟”飞船、“长征”系列火箭、载人航天、“探月”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高精密电阻器等产品服务。

(二)发展形势

新时期下,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加速调整演变,国内经济转型和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区域发展同样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蚌埠自创区的发展面临着新机遇、新要求和新挑战。

从国际看,科技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加速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新科技革命下,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技术广泛渗透,交叉融合,带动以绿色、智能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重大颠覆性技术不断爆发涌现,催生出硬科技、独角兽、场景三大新生产方式,生产力得以大幅提升。产业之间的边界渐趋模糊,相互形成新型竞争协同的网络关系,产业发展的核心也由打造产业集群向构建产业生态转变。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全球流动的速度、范围和规模达到空前水平,世界主要国家纷纷抢占新一轮科技创新的制高点。

从国内看,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深入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增长动力转换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发展呈现新动向,发展核心技术、未来技术日益迫切,提质增效、转型升级的要求更加强烈。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做出重大决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国家战略,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从区域看,安徽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根本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全面实施科教兴皖战略,全面推进制造强省建设,深入推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合肥滨湖科学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快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蚌埠市牢牢把握《淮河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的工作要求,以建设“创新之城•材料之都”为目标,确立了“实施硅基和生物基双轮驱动,建成双千亿新材料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构建起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体系,不断巩固提升淮河流域和皖北中心城市地位。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蚌埠面临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新的发展动能培育不足的压力和挑战,在新的形势变化和新的战略要求下,存在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新兴产业培育滞后,产业科技支撑效应、技术溢出效应尚未形成,产业组织方式亟待转变;创新型市场主体培育不足,缺少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平台企业和高成长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创新生态有待营造,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够,现有科技创新资源的动力活力不足;区域开放协同发展不足,国内外合作有待加强;政策创新性不足,执行效率不高且缺乏有效反馈和评价机制。这些问题是蚌埠发展中面临的阶段性问题,也是全国三线城市普遍面临的共性问题,深层次原因是产业发展的理念和模式落后、产业组织创新不够。

综合判断蚌埠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和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面临着差距进一步拉大的风险。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要树立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将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全市之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平台。要以更大的决心与视野,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动真格,在推动产业组织创新上谋实效。要挖掘优势,突出特色,着力探索特色产业和特色发展模式,走出具有时代特征、蚌埠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

二、总体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出发点,以聚焦产业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为主线,着力加速产业优化升级,着力提升创新创业能级,着力拓展新发展空间路径,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蚌埠片区经济竞争力、产业创新力、科技引领力、创新驱动力、融合发展力、政策支撑力,努力建设淮河流域知名的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为皖北地区实现加快发展、快速赶超、迅速崛起提供强大支撑。

(二)战略定位

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的总体定位是淮河流域知名的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具体内涵如下:

科技产业先导区。统筹考虑产业布局与科研资源,构建以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为核心的“121+X”特色产业体系,加强新材料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建设与公共服务,突破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以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园为抓手完善自创区创新体系,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产业创新中心和新兴产业策源地,加快形成以创新驱动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带动全市乃至皖北产业转型升级。

成果转化引领区建立健全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充分发挥蚌埠区位和交通枢纽优势,促进创新要素合理流动,形成以中科院、中电科技术转化中心为枢纽的跨区域、跨领域、跨机构技术流通新格局,打造成为合芜蚌自创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引领区。

创新创业生态区以创新型城市建设为契机,搭建覆盖全市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的创新合作联动平台,促进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完善创新创业载体和平台,从调动创业人员激情、营造创新环境、改善金融服务三个方面发力,打造创新要素集聚、创业载体丰富、创业服务专业、创新资源开放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军民融合试验区支撑和引领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完善军民对接转化工作机制,畅通军工技术转化的市场化中介服务体系,构建军转民、民进军的激励机制,开展军民融合机制、理念及发展模式创新,探索军民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探索“一区五园”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以蚌埠高新区为先导深化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鼓励科技创新创业的动力机制和激励机制,重点在科技成果转化、股权激励、科技金融、军民融合、人才引培等方面开展先行先试,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和效率,激发和调动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为全市创新驱动发展作出示范。

(三)战略路径

2025年,蚌埠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举全市之力建设自创区,打造自创区标志性工程与项目,聚焦蚌埠科技城、特色产业创新园、新型研发机构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高企和“瞪羚”等企业主体、“智汇珠城861”人才计划、一流科技金融服务生态、“军民企地”融合协同创新、产业创新高地链接、政策先试和体制改革“十大抓手”,全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本土传统产业升级和战略新兴产业培育,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完善双创发展环境,打造区域发展“六大体系”

以新材料为支柱构建121+X”特色产业体系。提升发展硅基、生物基新材料优势主导产业,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两大特色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等新业态。集聚一批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培育发展具有蚌埠特色的战略新兴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创新园等载体建设构建创新体系建设蚌埠科技城、四大特色产业创新园等创新资源集聚载体,加快 “两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提升蚌埠创新源头供给,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中试和产业化之间的通道。

以专业化众创空间构建孵化体系。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领域,充分发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和蚌埠学院等高校院所、凯盛集团和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主体作用,积极培育具有全国示范水平的专业化众创空间,解决产业需求和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以高企和“瞪羚”构建企业培育体系。建立符合区域特点的高新技术企业和瞪羚企业筛选指标体系,在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等特色产业领域培育400家高新技术企业、1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和50家“瞪羚”企业,制定专项政策,提供跟踪服务,对规模大、平台性高、带动力强的行业龙头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以人才和金融等要素集聚构建服务体系。加大人才培养,汇聚双创人才,打造一流人才发展高地;强化模式创新,促进科技金融融合,构筑一流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市场化科技服务中心与平台,形成一流技术转化服务体系。

以高端链接和军民融合构建开放协作体系。统筹协调“一区五园”,突出蚌埠高新区核心载体作用,构建协同发展机制,推动军民协同创新,加快推进合芜蚌融合,为淮河流域产业园区提供模式探索和路径示范,带动产业、创新的协同发展,加强与兄弟自创区的合作,深入开展高端链接。

(四)发展目标

2020合芜蚌自创区蚌埠片区建成产业创新中心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基本框架体系主要目标是

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中心城市建设,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发展,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00亿元,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   亿元。

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提升,产学研协同创新高效产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提升,原始创新意识和创新投入进一步增强,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制定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优势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达到2.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2%,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达到12个,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6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25亿元。

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产业结构越发调整优化,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幅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原创新业态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43%,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5%,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达到35%。

创新创业生态愈发完善。创新创业文化深入人心,技术创新、业态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等创新创业活动持续涌现,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激励和响应机制逐步健全,建成一批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培育一批爆发式增长的高成长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达50万平方米,当年新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达到10家,高新技术企业数达300家,当年高成长企业数(瞪羚企业)达到20家。

开放合作形成新局面。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进一步拓展,高端链接全球创新资源的能力显著提升,构建与国际接轨、国内领先的大开放体系,建成一批国际开放合作发展平台,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更加活跃,探索形成区域联动发展新机制,对全省及周边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形成分工合理的协同合作新局面,企业当年申请PCT专利数达到13件,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达到21个,外籍常驻人员与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达到1,外资研发机构数量达到10个。

争取到2025年,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聚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要素,融入世界产业发展趋势,拥有一批成长快、效益好的高成长瞪羚企业,不断深化改革开发,链接全球尖峰区域,形成全球跨区域整合能力,共享先进成果和先进模式,全面建成全国知名的产业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心

1 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发展目标体系

分类

序号

具体指标

单位

2020

2025

经济综合能力

1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2100

3500

2

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亿元

185

290

科技创新能力

3

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例

%

2.5

3.05

4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研发机构比例

%

42

50

5

国家级创新平台数量

12

15

6

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16

20

7

科技进步贡献率

%

60

65

8

技术合同交易额

亿元

25

30

产业发展能力

9

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

43

50

10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

%

45

50

11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

%

35

40

创业成长能力

12

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

万平方米

50

55

13

当年新获得风险投资的企业数

10

15

14

高新技术企业数

300

400

15

当年高成长企业数(瞪羚企业)

20

30

链接辐射能力

16

企业当年申请PCT专利数

13

18

17

累计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

21

36

18

外籍常驻人员与留学归国人员占从业人员比例

1

2

19

外资研发机构数量

10

15

三、战略任务

(一)打造世界级新材料之都

把握“三重一创”、“制造强省”等战略发展机遇,以产业创新为核心,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培育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以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为核心打造千亿级“材料之都”,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为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增强现代服务业对实体经济的有效支撑,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集聚一批世界级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构建高质量发展的“121+X”特色产业体系。

1、做大做强硅基和生物基新材料支柱产业

高端发展硅基新材料产业坚持“龙头引领、高端突破、全链延伸”,发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凯盛集团等创新资源优势,着力突破高端核心技术,加快布局一批科研成果产业化项目,全面提升本地配套能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高地。力争到2025年,硅基新材料产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

发展重点:新型显示领域依托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技术优势,加快发展高世代TFT-LCD、AMOLED面板用基板玻璃和显示模组用盖板玻璃等信息显示玻璃,积极培育显示模组、配套材料、玻璃加工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太阳能发电领域,鼓励凯盛光伏、中航三鑫等企业改进生产工艺、提升生产效率,扩大TCO导电玻璃、减反超白压花玻璃生产规模,重点发展铜铟镓锡和碲化镉薄膜电池及组件,推广光伏建筑一体化示范。特种玻璃领域,以建筑、汽车、医疗等行业需求为导向,重点突破纳米涂层、防爆安全膜等领域核心技术,全面布局建筑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玻璃纤维和微晶玻璃等产品领域。

发展路径:一是加快在核心技术与关键技术领域的突破,新型显示领域重点聚焦大尺寸信息显示玻璃成型技术、超薄显示模组制造技术及配套设备制造技术,太阳能发电领域持续提升减反射超白压延玻璃、TCO导电玻璃性能以及薄膜电池转换效率,特种玻璃领域重点提高节能玻璃、安全玻璃、玻璃纤维、微晶玻璃性能。二是鼓励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加快生产线建设,扩大中建材、华益、华光光电、中航三鑫、新盛、兴科等企业生产的信息显示玻璃的产能,扩大国显科技、大富重工、晟光科技、凯盛光伏等企业生产的组件和终端应用产品产能。三是发展终端产品门类、增强产业本地配套能力,新型显示领域引培背光模组、触控模组、光学膜、偏光片、驱动IC等环节,加大与京东方等企业的配套合作,太阳能发电领域引进光伏电站制造等下游应用企业和光伏装备生产制造企业,特种玻璃领域重点引培应用于下游建筑、汽车、家电、电子、医学等领域的终端产品制造企业。

特色发展生物基材料产业依托固镇经济开发区,坚持“龙头引领、技术驱动、应用拓展”,深化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发挥生物基材料公共技术平台作用,突破关键材料技术,支持企业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完善生物基材料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生物基新材料之都。力争到2025年,生物基材料产业产值实现1000亿元。

发展重点:生物基材料单体领域提升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创新能力,重点发展高光纯乳酸,扩大天门冬氨酸、富马酸等生物基材料单体的产能,培育发展1,3-丙二醇、丁二酸等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降解生物塑料领域大力推进聚乳酸、全生物降解树脂(PBS)等重大项目建设,培育发展聚羟基烷酸酯、二元酸二元醇共聚酯等可降解生物基塑料。生物基纤维领域,充分发挥中粮生化、丰原集团、雪郎生物等骨干企业引领带动作用,集中突破聚乳酸聚合、纺丝和染整产业化技术水平,发展培育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聚丁二酸丁二醇酯纤维等其他生物基纤维。生物基材料应用领域,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和车用生物基材料为发展重点,积极引进产业链下游企业,助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应用领域拓展延伸。

发展路径:一是持续推进丰原集团、雪郎生物聚乳酸生产、生物基复合材料生产基地等项目建设,扩大生物基材料产能。二是鼓励丰原集团深入与比利时格拉特的技术合作,加强与中科院、江南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突破丙交酯等关键原材料技术,提高L-乳酸的光学纯度,加强对聚乳酸的改性研究等,提升产品性能。三是充分发挥安徽省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等技术平台作用,鼓励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鼓励科技型中小企业在PHA、PBSA等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四是引入战略合作伙伴,拓展生物基材料在纺织服装、包装等成熟领域的终端应用,重点关注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车用生物基材料等高附加值领域的应用。

2、培育与材料制造互为支撑的新兴产业

着力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第四十一研究所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等军工科研院所,加速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链向下游高端环节延伸。到2025年,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实900亿元。

发展重点:MEMS传感器领域发挥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技术优势,提升蚌埠传感器生产线的生产工艺水平,引入MEMS运动传感器、环境传感器等制造商,拓展MEMS传感器在汽车工业、工业自动化、消费电子等下游领域的应用。电子测量仪器领域,依托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高性能关键通用及专用电子测量芯片、电磁仿真设计软件技术、虚拟测量等技术研发和应用。电子元器件领域,重点发展薄膜电阻、陶瓷电容等高端电子元器件,支持双环电子等骨干企业在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智能终端设备等领域进行定制化配套。第五代移动通信(5G)领域,加快推进5G大规模天线系统、射频芯片及元器件、通信芯片制造封测、超高速无线通信系统示范应用等产业化项目建设。应用电子领域,依托本地产业基础,重点发展被动元件、电子控制系统类汽车电子,提升孵化养殖电子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开发远程监控系统、消防预警系统、安全管理等智慧消防系统等消防电子产品。

发展路径:一是依托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电子测量仪器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等,推进前沿领域高端产品研发,支持电子元器件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发展。二是鼓励本地龙头企业共同成立市场导向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开放共享仪器设备、科技资讯等公共技术资源,对接大中小企业的技术供给与需求,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壮大。三是鼓励科研院所改企,充分发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第四十一研究所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二一四研究所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完善科研团队创业激励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对院所创业团队的支持。四是优先投资开展5G基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鼓励5G场景创新与推广应用,支持5G技术在军事、医疗、交通、教育等行业率先实现商业化。五是建立合芜蚌区域产业合作机制,加强与合肥LED光电子、公共安全电子,芜湖汽车电子的产业链协作,引入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或团队,融入长三角产业链,优势互补、错位发展。

提升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发展导向,持续推进新型智能化高端成套装备研发及产业化,强化政策引导扶持和配套服务支撑,加速生产装备智能化升级,全力构建蚌埠新型制造体系。力争到2025年,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达到700亿元。

发展重点: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发挥配天机器人、凯盛工程等企业优势,重点突破高档数控系统、伺服电机、减速器等关键部件制造技术及汽车、电子等领域的系统集成应用,大力发展经济型工业机器人本体。专用装备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工程机械装备和玻璃制造装备,支持安徽柳工等工程机械装备企业做大做强,提升结构件制造等上游零部件生产企业配套能力,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依托凯盛工程等企业,提升平板玻璃制造生产线智能化生产水平,做专做深玻璃切割、磨边等领域。新型电力装备,依托中科电力等骨干企业,大力发展特高压大容量输电装备、大型变压器、换流变产品、并网装备等输变电装备和配电装备,推动用电信息化平台建设。关键零部件领域,重点发展滤清器、电磁离合器等汽车零部件和压缩机、液压油缸等通用装备零部件,搭建汽车零部件产品工业设计平台,提升完善汽车零部件检验检测平台效能,加强产学研合作,突破核心零部件的工程化、产业化瓶颈,推动关键零部件高端化发展。

发展路径:一是支持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强对数控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等核心部件的研发与生产,鼓励压缩机、滤清器等企业成立产业联盟,扩大核心竞争力。二是加大对工业机器人及关键零部件、智能专用装备、高端工程机械装备等整机整器成套装备的企业或项目的招引,有针对性的对其产业链上游的关键配套企业进行导入,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三是依托配天机器人、中科电力等重点装备制造企业,采取“机器换人”行动,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试点建设工业物联网,提高企业数字化水平,打造智能化生产车间。

3、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现代服务业

围绕本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需求,着力提高生产性服务业水平,促进制造与服务融合发展,鼓励自创区制造业骨干企业通过互联网与产业链条各环节紧密协同,促进生产、质量控制和运营管理系统全面互联,探索众包设计研发、虚拟生产、云制造、柔性制造、全生命周期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优化服务效率,打造科技水平高、辐射范围广、多业态融合的现代服务体系,为蚌埠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发展重点:科技服务领域,培育壮大国家特种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绿色谷、祥源科技等本地服务机构,大力引入国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平台,重点发展研发与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等服务,建设蚌埠科技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领域,依托蚌埠区位优势,有效整合海陆公铁物流资源,拓展多式联运,提升枢纽节点服务能级,大力发展保税物流,引入第三方物流企业,构建物流配送核心网络,建设智能仓储物流分拨中心。职业教育领域,联合在蚌高校院所与企业,成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委员会,深化校企合作,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职业教育,探索民办职业教育新模式,建设职业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文化创意领域,充分发挥国家级大禹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作为蚌埠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平台和重要载体作用,积极创建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重点发展文化旅游、数字创意、广告设计、工艺美术、演艺娱乐等产业,充分利用老工业遗址打造文化创意集聚区,推动文化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

发展路径:一是以蚌埠片区大中型和龙头企业为重点对象,鼓励制造业企业分离物流、研发设计等环节,以独立注册企业的形式,做大做强现代金融、空港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二是重点建设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安徽)蚌埠园区,搭建科技服务、职业教育线上服务平台,加快智能化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安徽省快递协同发展试验区效用,同步提升蚌埠保税物流中心能级,建设智能仓储物流分拨中心。三是充分挖掘区位交通优势及城市历史文化底蕴,整合资源大力培育和招引科技服务、供应链物流、职业教育服务、文化创意及其他商务服务企业集聚。

4、前瞻布局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业态

加快培育数据服务、智能医疗等新业态。紧密跟踪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坚持“数据驱动、服务先行、应用带动”导向,加强前瞻布局,积极推进技术交叉创新、产业跨界融合,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

发展重点:数据服务领域,引入一批AI数据服务提供商,培育数据分析、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数据标注、测试评估等细分业态,帮助区内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企业决策。智能驾驶领域,重点布局建设区域自动驾驶测试场、自动驾驶汽车检测,改造相关道路基础设施,搭建数字化环境模拟各种路况、道路标识等测试试验场景,提供路测所需的基础配套。智能医疗领域,依托配天机器人,实现医疗机器人技术深入开发应用,加快布局医疗影像、远程问诊领域,研发人机协同临床智能诊疗方案,培育发展医药挖掘产业。

发展路径:一是重点推进与物联网、大数据发展直接相关的重大基础工程,加快形成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所需要的通信传输、智能处理、数据存储、信息安全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和专业服务体系。二是支持人工智能企业与制造企业建设基于互联网的“双创”平台,建设工业云、大数据等技术集成应用大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标准化、专业化的软件与网络系统解决方案。三是引进一批小而精、小而尖、小而新类人工智能数据服务提供商到蚌埠片区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在本地开展大数据业务,提供数据定制及服务。四是开放政府数据和应用场景,选择智能驾驶、智能医疗、公共服务等应用方向,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示范工程,建设高质量行业训练资源库、标准测试数据集。

5、创新产业组织方式

立足全市产业发展基础,优化提升存量经济,探索招商新路径,加强产业招商,集聚优质产业资源,积极发展平台经济,推动产业协同,提升资源整合能力。

鼓励存量高新技术企业优化改造现有业务领域,推动服务化、数字化发展。按照“有限聚焦,重点突破”原则,鼓励自创区制造企业服务化,鼓励凯盛集团、中科电力、天柱新能源等企业延伸产业链布局,积极发展技术服务、维修与再制造等服务环节;鼓励柳工集团、凯盛工程等制造企业通过设置新业务模块、兼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等途径,从单一设备制造商向综合服务商转变,拓展提供行业整体解决方案。鼓励自创区制造企业数字化,支持制造企业在研发和工艺流程中集成应用智能感知、知识挖掘、工艺分析、系统仿真、人工智能等技术,建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或战略合作引入外部具有资金、技术及较高管理水平的优秀企业或科研院所,提升竞争力。

强化产业招商拓展增量产业,从主体、方式、手段、支撑等方面,系统性地探索招商新路径。围绕自创区主导产业组建联合招商平台,整合蚌埠市级相关部门招商人员,组成联动招商俱乐部,定期召开或参与项目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配备政策、产业基金等资源。搭建招商大数据服务平台,构建招商项目库、企业信用库等数据库,全面实施智慧招商。积极对接北京、上海、深圳、硅谷等国内外创新高地,大力开展科技招商,加强“基金+项目”、“技术+资本+市场”等招商新模式,重点引进科技型企业、配套型小企业、专精特新类企业、高校院所、中介平台等资源。

案例1:福厦泉自创区厦门片区坚持产业招商

福厦泉自创区厦门片区坚持产业招商,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持续聚焦“高新”,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主导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提速换挡。不断深化“小政府大服务”机制,在引进大项目、好项目的同时,积极为落地企业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创造的良好环境,努力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成现有自创区企业持续增资扩产。

福厦泉自创区厦门片区基于强链补链的产业链招商工作,不仅聚焦自创区主导产业,更把握前沿,瞄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的重点领域,引进龙头企业项目及产业链上下游各类企业,通过产业链招商,推进产业生态圈的高质量发展。目前,福厦泉自创区厦门片区在谈重大项目20多个,重点项目50多个,拟总投资约1000多亿元。下一步将重点在新型显示技术、微电子、第三代半导体、下一代通信网络(5G、物联网等)、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力求突破,培育产业集群,开拓产业新蓝海。

此外,福厦泉自创区厦门片区还加强“走出去”招商力度,在以色列、美国硅谷、北京、上海、深圳、台湾等地建立办事处和招商机构,主动寻找项目。探索设立海外并购基金,以投资合作或项目引进的方式来填补厦门主导产业链的空白及薄弱环节。

全面整合产业资源,向创新众包、创业自由、共性资源共享的平台型经济转型。围绕自创区主导产业,以蚌埠科技城为核心载体,重点吸引国内一流的新型孵化器运营商、科技地产商、创业服务机构等平台型科技服务机构落户,加速产业和创新要素集聚。依托本地新一代信息技术企业,聚焦文化创意产业,打造包含广告、动漫、影视、游戏在内的全产业链的文化创意内容制造平台,引入互联网数字内容提供商和服务商等优秀企业。支持自创区骨干企业开展共性信息资源共享,内部裂变孵育创业创新型团队;通过股权投资、技术入股、并购科技型中小企业,丰富产品品种,增强协同效应,形成特色突出、市场竞争力强的大企业生态圈。

专栏1:平台经济内涵及作用

平台经济是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以平台企业为支撑演化出的经济形态,软件应用商店、开放开发平台、电子商务平台、金融支付平台等都是平台经济的具体形式。

 

(二)重点部署“十大抓手”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实现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路径,围绕区域特色,加快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断推进人才、资本、服务等创新要素集聚,推动军民企地深度融合发展,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先行先试,全面转变政府职能,创新行政管理方式,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

1、谋划建设蚌埠科技城

创建蚌埠科技城。把握合芜蚌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契机,以蚌埠高新区为具体承载建设蚌埠科技城,重点打造原创性创新、基础性创新的策源地、发生地和集聚地,建设一批未来实验室,主要开展国际前沿性、基础性、战略性研究,推动一批有力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优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制度环境,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和社会中间服务机构效能,统筹建设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引导支持高校院所与科技型企业围绕主导产业联合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发展壮大专业化技术转移人才队伍,构建功能完善、运行高效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广泛吸纳整合优质创新资源,引进国内外知名大学、科研院所、高水平研发中心等资源在蚌埠科技城集聚,打造全市创新的标志性和引领性区域。

专栏2:蚌埠科技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

建设方式:由政府引导,蚌埠市科学技术局统筹,高新区为建设主体,联合其他辐射区和专业园,支持民营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科技地产商共同参与建设

目标定位:淮河流域科技创新策源地,集聚存量创新优势资源,吸引全国增量高端要素,促进新兴产业培育发展,重点推动高校院所与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及产业化

功能划分:一是前沿科学研究功能,引进布局国家级科研院所、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创新型大学团队和央企研发总部基地,依托高水平科学平台和创新人才,积极承担国家重大基础和前沿科研任务。二是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功能,推进蚌埠片区高校院所科研技术与本地产业发展结合,集聚一批企业研发中心,承担重大科研成果孵化及中试,开展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和产业化工程。

建设内容:建立主导产业需求型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搭建蚌埠科技成果萃取平台,定期梳理高校与科研院所研究成果、企业技术需求,发布科技成果包和科技需求包,提供检索、二次开发、需求对接服务;建立校所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联盟,实现技术供需对接、研发攻关、成果市场化评价等功能建立科技成果中试熟化与产业化基地,提供技术研发与集成、中试熟化与工程化服务,支撑技术成果扩散与转化应用。

主要项目:

院校协同创新中心。支持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江南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国内一流知名高校在蚌埠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建立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平台和产学研合作平台。

②蚌埠科技创新园。建设一批研发楼宇和科技综合服务设施,吸引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研发型企业、跨国公司区域性研发中心、重点实验室等资源大量集聚,打造产业研发创新的重要载体。

③海外人才创业基地。推进创业平台、创业园等布局,完善孵化场地、公用会议室、公共实验室、检测平台、技术交易中心等共享空间和基础设施,加大院士工作站建设进度,配套建设专家公寓、人才公寓等生活设施,集聚高层次人才及团队。

④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设立路演厅、展示区、洽谈区和交易服务中心,吸引高校成果转化中心、院所产业发展部门、技术转移机构及投融资机构入驻,承载产品展示、成果交易、交流共享三大功能。

⑤总部基地。加快建设总部大楼、商务CBD,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在蚌埠高新区设立区域性总部,以及研发、采购、运营等专业化总部,集中打造高新区总部经济区的重要基地,配套发展商务酒店、会议会展等。

高水平建设蚌埠科技创新大市场。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多方参与”机制,整合“科技路路通”等线上科技服务资源,发挥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等平台作用,建设科技创新大市场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科技信息共享化、科技服务集成化、科技交易市场化、科技资源商品化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引入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检测中心等机构,构建线上线下结合的科技创新大市场,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技术交易、仪器共享、科技合作、成果转化、科技文献、科技金融、科技人才、知识产权、专利代理、商标代理、创业辅导等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形成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科技服务体系。

专栏3:蚌埠科技创新大市场

建设方式: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各方参与机制,以中电科技术转化中心、中科院(蚌埠)科技成果交易转化孵化中心等为主体,整合“科技路路通”等全市科技服务资源,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

功能定位:为企业创新和人才创业提供仪器共享、成果转化、技术交易、知识产权保护等全链式服务支持。

建设内容:建设“一网”即蚌埠科技创新大市场综合服务平台(线上服务),与国家科技成果信息系统、国内外技术转移信息平台对接,整合分散科技资源,加强外部知名高端资源链接,完善人才、设备、技术、成果、资金等线上服务;“一厅”即蚌埠科技创新服务大厅(线下服务)设立成果展示、项目发布、技术交易、科技金融等功能分区,围绕企业、团队需求,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一站式服务;采用现场入驻和网上挂牌两种方式,吸引国内外知名科技中介、科技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检测中心等机构入驻。

2、建设特色产业创新园

围绕主导产业培育,整合本地创新资源,建设“产业技术研究院、专业众创空间、孵化载体、专业园区”四位一体的特色产业创新园,组建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开展共性技术应用示范,助推新产业孵化育成。

规划建设四大产业专业园区。按照“统一规划与分类指导、企业主体与政府引导、研发增效与产业提升”相结合的原则,以“园中园”形式建设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四大专业园区,集聚整合资本、技术、人才、项目等各类创新资源和要素,加强产业重大技术问题协同攻关,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孵化育成引领区域发展的特色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集科技研发、创业孵化、企业培育、产业化示范、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创新发展标志性工程。

专栏4:四大专业园区

项目1:硅基新材料产业园

①以高新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为建设主体;②整合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玻璃节能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特种玻璃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创新资源,联合凯盛集团、中航三鑫、台玻集团等企业;③致力于新型显示材料、太阳能光伏材料、特种玻璃材料等新产品研发、共性及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示范以及高端人才引进和培养等,提升蚌埠硅基新材料产业竞争。

项目2:生物基新材料产业园

①以固镇经济技术开发区、生物基高性能材料产业园为建设主体;②整合发酵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省全生物降解新材料工程实验室等研发平台,联合丰原集团、中粮生化、雪郎生物等企业;③旨在推动生物基平台化合物、可降解生物材料、生物基纤维、医用生物基材料等领域高端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技术,引导科技成果产业化,引进生物基新材料领域高端双创人才,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

项目3: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园

①依托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以蚌埠高新区为建设主体;②推进MEMS产业园、依爱电子产业园建设;④旨在突破MEMS、电子测量仪器、关键电子元件的制造核心技术,攻克汽车、养殖孵化、消防等领域电子应用的共性及关键技术,培养专业型人才,打造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制造基地。

项目4: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

①依托配天机器人、柳工集团、中科电力、凯盛工程等企业,以蚌埠高新区建设主体;②旨在推动智能装备、工程机械装备、新型电力装备、玻璃制造装备等成套高端装备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完善产业链配套,推动产业智能化、高端化发展。

 瞻部署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以政府为引导,建设“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的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MEMS、电子仪器、智能装备等领域,部署建设五大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子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产品设计、加工和系统测评验证、产业发展决策支撑、解决方案推广、技术资源共享及标准化等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项目引进与落地,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培育,助推新产业孵化育成。

专栏5:蚌埠产业公共技术服务中心

项目5:硅基新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主导,依托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集聚区,联合浙江大学硅材料国家实验室、凯盛集团等创新资源共同建立。

聚焦领域:新型显示玻璃、太阳能光伏玻璃及模组、特种玻璃。

功能定位:促进高端产品开发、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完善企业创新服务,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器或专业园,助推硅基材料新产业孵化育成。

项目6:生物基材料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依托固镇生物基材料和沫河口精细化工集聚区,联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江南大学等国内领先的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高地,与丰原集团、雪郎生物等重点企业共同建立。

聚焦领域:可降解生物基材料、生物基纤维、医用及车用生物基材料。

功能定位:聚焦生物基新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依托专业化众创空间孵化相关科技型中小企业。

项目7:MEMS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214所MEMS产业园为核心,与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江苏MEMS智能传感器研究所等合作成立,以独立法人注册,企业化运作管理。

聚焦领域:MEMS传感器。

功能定位:以MEMS传感器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及新产品研发为导向,推进专业化众创空间和专业园建设,促进MEMS研究成果转移转化。

项目8:电子仪器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联合中国电科40/41所、双环电子等创新主体,以独立法人形式共同组建技术服务中心。

聚焦领域:电子测量仪器、电子元器件。

功能定位:聚焦电子仪器产业领域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孵化培育相关电子应用领域。

项目9:智能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建设方式:以配天机器人等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企业为主体,联合西安交大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所、上海交大机器人研究所等研发机构共同设立。

聚焦领域:工业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系统。

功能定位:以智能装备产业领域共性和关键技术研发为目标,促进智能装备项目引进与落地,加快创新型高科技企业培育。

3、加快新型研发机构建设

筹建两大产业技术研究院以蚌埠主导产业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为导向,整合大院大所、龙头企业等多方创新资源,共同建设以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新型研发机构,搭建“应用研究+技术开发+产业化应用+企业孵化”一体化的科技创新链条,加速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仪器设备共享、创新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助推新兴产业孵化育成。通过“合同科研”等方式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技术服务,强化优势产业原始创新,增强核心技术源头供给。以军工院所为主体,建立政府引导、社会企业联合参与的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军民两用技术中心、中试基地、技术转移中心、产业孵化中心,推动军民协同创新网络建设和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

案例2:浙大、苏高新共建浙大苏州工研院

基本情况:围绕生命健康、新材料、高端装备、电子信息等领域集聚研发人员700以上,将浙江大学及其网络内领先的成熟的技术成果导入苏州高新区进行产业化。

运营模式:通过自建、与高新区共建研发中心作为技术研发与孵化的主要平台,创新科技成果分享、创业收益分配等制度,鼓励技术人员成立产业化公司,由产业化公司实现对平台的反哺。

成效:已建成中药现代化技术研究中心、环保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等11个独立研发中心,以及医用精密仪器、临床医学服务等15个联合研发中心,依托26个研发中心共孵化出50余家产业化公司。

 

 

 

 

专栏6:两大产业技术研究院

合作模式:以政府为引导,建立多元化投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行、开放式发展的运行机制,并以民办非企业身份在蚌埠民政部门登记注册。跳出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鼓励研究院构建立健全市场化管理机制,实行投管分离,赋予研究院和创新团队充分的科研自主权。

主要功能:

(1)共性及关键技术研发:瞄准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新材料、MEMS传感器等重点领域,加强前沿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等创新,强化新兴业态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2)企业技术创新服务:通过开展共性技术应用示范,以“合同科研”等方式为企业,为蚌埠片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撑;通过推动科技资源集聚共享,提供大型仪器设备与数据共享、检测分析、科技评价、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研发与中介服务。

(3)新兴产业孵化育成:紧跟市场需求,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专业园,直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企业孵化。

项目10:蚌埠产业技术研究院

建设方式:蚌埠市政府引导,蚌埠大院大所、高校、龙头企业、外部投资主体联合组建,采用股份公司制,企业化运行、市场化运作。功能定位:集“科研、教育、产业、资本”于一体,发展壮大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为蚌埠产业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和产业化服务,对相关产业的产业链条各个环节提供支持。

建设内容:根据《安徽省新型研发机构认定管理与绩效评价办法》,对符合条件的技术孵化中心、产业研究院进行整合、申报,争取政策支持;根据主导产业集群和龙头企业情况,积极引入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发机构、社会团体、投资机构等,联合建设新型研发机构;采用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成员由共建各方协商组成,采用决策与执行相分离的模式。

项目11:军民融合协同创新研究院

建设方式:依托禹会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由蚌埠市政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四十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等军工院所,双环电子等社会企业联合成立。

功能定位:聚焦本地电子测量、MEMS、电子元器件、新能源与新材料等主导产业领域,推进军民协同创新网络和创新主体进行共享技术研发、技术标准制定、技术转移转化、军民融合型企业投资孵化、技术检验检测等。

建设内容:在研究院设立军民融合特色孵化器、军民两用技术开发中心及产品中试基地,搭建面向中小微军民融合企业服务的技术检验检测平台;利用军工单位和国有企业的研发能力,通过技术委托、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等形式为区内企业提供技术问题解决方案,提供技术支持;建立军民融合产业技术创新联盟,鼓励建立包括军、政、产、学、研在内的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推动跨行业跨领域的协同创新。

4、建设专业化众创空间

打造200万平米孵化加速载体。支持龙头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各类创新主体,围绕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构建一批专业化、高水平的科技企业孵化器。支持综合性孵化器围绕在孵企业产业领域提升专业孵化水平,大力发展“创业导师+专业孵化+天使投资”等新型孵化模式。引入启迪之星、创新工厂等孵化器运营商,形成市场化、多元化的创业服务体系。支持民营企业、投资机构等社会力量,通过置换空间、盘活闲置楼宇、新建载体等方式,与蚌埠高新区等园区共同投资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加速器,为企业成长提供配套设施、优惠政策、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等“一对一”定制化服务。建立创业孵化加速联动机制,强化孵化器与加速器高效对接。

案例3:光谷青桐汇

武汉东湖高新区深入实施“青桐”计划,支持高校院所、投资机构、新型孵化器、媒体等多类型主体,举办跨区域、国际化、高水平的创业大赛、创业沙龙、创业培训等活动,设立青桐学院,举办“青桐计划进校园”、“青桐微路演”、“青桐梦想家”等系列青铜汇主题活动。 

在“鼓励冒险,宽容失败”的文化下,2018年光谷举办双创活动2000余场,日均6场,平均每个工作日诞生市场主体73家。一个“创业+瞪羚+独角兽”的成长链条正在形成。

截至2018年底,光谷青桐汇已成功举办88期,路演项目超过700个,推介项目近1200个,参与的投资机构逾700家,累计融资32亿元,平均项目融资时间只有一个月。“光谷青桐汇”如今已成为全国创投界、创业界一个重要知名品牌。

建设三大专业化众创空间。围绕生物基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发展和专业化人才培养需求,以“主体协同、行业导向、精准服务”为原则,加快众创空间向专业化、精细化发展,构建“产业基金+专业技术平台”的定向孵化模式。鼓励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二一四所等科研院所建设开放协同的众创空间,推动企业研发检测设备等优质资源的开放共享,激发产业链上下游创新活力,带动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绿色谷创客空间、WM众创智慧谷等专业机构建设以科技人员为核心、成果转移转化为主要功能的众创空间,增加源头技术供给,为科技型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

案例4:大连机床(东莞)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众创空间

大连机床(东莞)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众创空间是由大连机床集团(东莞)智能技术研发中心有限公司、大连机床集团(东莞)科技孵化有限公司、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东莞松湖华科产业孵化有限公司联合创建,为机器人与智能装备广大创客量身打造智能产品创意、设计、样件试制、试验验证实验以及创业孵化平台,目前已经有20多个团队入驻。 

 

专栏7:三大专业化众创空间

项目12:生物基材料众创空间

① 依托绿色谷创客空间发展基础;②加强丰原集团、雪郎生物及本地中小企业对平台的关注与运用;③引入专业化众创空间运营机构,致力于生物基材料、生物制造等领域成果转化和创业孵化。

项目13智能制造众创空间

① 依托配天机器人、二一四所成立,在高新区建设运营;②针对工业机器人本体、减速机、智能传感器等领域,搭建研发众包和人才培养平台,与VC/PE机构开展合作,成立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为创新创业者提供融资支持,打造一站式创客服务社区。

项目14:智慧农业众创空间

① WM众创智慧谷的中以智能众创空间为依托;②重点加强现代农业技术引进、装备研发推广、新品种引进和研发以及农业人才培养;③开展创业教育培训,聘请以色列等国外知名院校教授,提供创业指导和技术咨询,打造安徽省具有影响力的智慧农业众创空间。

5、培育壮大高企和“瞪羚”等企业主体

实施珠城高新技术企业提升计划。构建省、市多梯队培育体系,针对进入省、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的企业分别设置专项政策和资金,适当降低蚌埠市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在企业规模和效益、知识产权数量、研发投入方面的入库要求,筛选出一批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后备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引导。梳理认定三年即将到期或已经到期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培育辅导,提高其重新认定积极性。加大对新认定以及到期重新获批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扶持力度,着力在研发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引进、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计划项目承担等方面给予奖励。引导科技企业孵化器孵化高新技术企业,对成功孵化的给予政策支持。通过官方网站、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全方位、多渠道宣传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及优惠政策,开展宣传进县区、进园区活动。

实施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星火计划。定期组织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认定培训会,宣传企业认定程序、提升企业申报材料质量。重点围绕硅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加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信息备案工作,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数据库、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数据库,设立统计监测、跟踪评估机制。支持小微企业开展技术、管理和商业模式创新,推进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或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联合建立研发机构,增强小微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强化蚌埠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等服务支撑,加大项目牵引、专家帮扶、投资跟进、平台支撑等扶持。对数据库内企业加强管理考核,对不满足条件的落后企业进行针对性辅导,对达标企业予以毕业,并申报纳入瞪羚企业名单。

实施蚌埠“瞪羚”企业培育计划。结合蚌埠市企业分布特点和产业发展需要,从发展速度、创新能力、专业领域、发展潜力等层面,重点筛选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技术优势明显的科技型企业,建立由第三方智库参与的“瞪羚”企业筛选体系。出台蚌埠“瞪羚”企业培育专项扶持政策,设立“瞪羚”企业培育专项资金,联合专业服务机构开展辅导咨询,提供空间拓展、研发资助、融资担保等跟踪服务。定期发布“瞪羚”企业发展报告,组织合格“瞪羚”企业参与资本推介、项目路演等活动,助推优秀瞪羚企业上市。

推动大企业平台化发展。研究制定大企业平台化发展专项扶持政策,引导凯盛集团、丰原集团等龙头企业开展平台型企业试点,通过购买技术专利、并购新兴创新企业、自建或共享创新式平台等方式进行颠覆式改革创新。鼓励大企业内部进行研发变革,为员工创新创业想法提供有效反馈平台,以股权激励方式激发研发人员创业热情,优化提升内部考核机制,探索建立以创新水平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指标,激发企业内部创新创业活力。依托创新式平台提供研发众包、共性技术研究、技术供给与需求对接等服务,支持和带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创业,融入大型企业生态圈,实现协同共赢发展。

6、实施“智汇珠城861人才计划

未来5年,深入贯彻落实支持人才高地建设的政策措施,引进和培育国内外创新领军人才80名,新兴产业领域内从事研发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业的高层次人才600名,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基础性人才10万名,打造皖北智力人才中心。

激发社会全员创新创业活力。鼓励支持科技人员、企业高管、留学生及大学生、草根创业者等多元主体创新创业,给予差异化的政策支持和服务。加快建立以“鼓励创新、表扬先进、允许试错、宽容失败”为导向的容错纠错机制,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鼓励凯盛集团、中粮生化等龙头企业平台化发展,成立创业基金,完善创业股权激励机制,为创业员工提供资金、技术、平台和服务。支持高校开设创业指导及实训类课程,探索“学术+创业”双导师培养模式,成立创业俱乐部,对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开展企业经营管理类培训。举办蚌埠创业沙龙、创业训练营、创业学堂公开课、创业大讲坛等活动,为大众创业者提供低成本、全要素的创业服务。支持建设“创业珠城”创业网站,不断深化各级创新创业政策、双创活动、服务机构的宣传,加大成功创业者、青年创业者、天使投资人、创业导师的经验模式推广。建立蚌埠高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引进一批专业服务机构,为人才的引进、培训提升、创新创业等提供一站式服务。

实施高端双创人才引聚工程。准确把握产业需求,突出“高精尖缺”导向,推进蚌埠引智试验区建设,瞄准科技领军人才、海外创新人才、产业高技能人才精准招引。实施“高层次领军人才引育”工程,建设蚌埠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加快人才共享网络平台建设与应用,通过联合项目攻关等方式,着力吸引、集聚、柔性引进一批首席科学家、战略科学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实施“产业技能人才引培”工程,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平台、专业机构为支撑,强化产教融合、开放共享的综合性高职院校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围绕“一区五园”发展需求,合作建立综合性技能人才实训基地、企业技术创新实践基地,面向产业工人实施技能人才再培育计划,鼓励企业设立培训中心、技能大师工作室,在关键岗位设立“首席技师”、“技能专家”。

创新人才发展服务机制。建立“科学、高效、灵活”的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推动蚌埠自创区人才服务机制改革先行先试。优化科研人员评价指标,弱化论文发表和中短期目标考核,强化实践能力评价,支持龙头企业开展职称自主评价试点,引入第三方专业人才评价机构。放宽对企业的股权、期权激励与股权出售限制,对在自创区经济发展中作出重大贡献的特殊高层次人才,根据贡献大小给予奖励。打通高校院所与企业间的人才双向流动通道,支持在蚌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留职离岗创业,定期对科技人员进行企业申办、经营管理等培训。对于离岗创业科研人员,一定年限内保留其参加职称评审、岗位等级晋升、等方面的权益,鼓励科研人才到企业兼职兼薪,探索设立高校流动岗位,吸引企业科技人才兼职高校教师。

7构筑一流科技金融服务生态

强化基金市场化运作。设立蚌埠自创区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通过阶段参股、跟进投资等方式支持科技成果转化。设立蚌埠自创区高新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围绕新材料、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投资于初创期、早中期,具有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属性的创新型企业,支持企业开展项目跟进投资、科技研发、新产品产业化推广等。探索引入第三方专业基金运作管理机构,采取市场化运作机制灵活管理基金,对基金投资与收益采用多样化考核机制,有效增加投资资本供给,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创新创业企业,助力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案例5:青岛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及其运作模式

2011年初,青岛高新区为加快推进高新区科技金融集聚区建设,积极吸引各类社会资本投资高新区落地产业项目,由财政性专项资金设立青岛高新区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基金按市场化方式运作,形成“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的运作模式。

主要功能

• 发挥政府引导投资方向的作用,吸引创业投资企业加大对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资;

• 促进与各级引导基金融合,引导社会资本重点投向生物与医药,逐步向高端装备制造与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符合高新区产业定位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放开。

资金规模

• 高新区引导基金总规模为1亿元,全部为财政性专项资金,首期安排3000万元。

• 以后年度根据财力状况和引导基金投资运作情况,再确定预算安排数额。

运作方式

阶段参股

• 指引导基金向创业投资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在约定的期限内退出。

• 政府引导基金的合计参股比例不得超过50%。

• 引导基金参股期限一般不超过5年。

跟进投资

• 指对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共同选定投资的创业企业,引导基金和创业投资企业共同投资。

• 跟进投资按不超过创投企业实际投资额20%比例。

风险补助

• 指对已投资高新区创业企业的创投企业,在该项目投资失败清算后,对其投资损失给予一定补助。

• 补助金额为其实际投资损失金额的10%,单个项目最高补助额为100万元。

 

加快构建多元化金融体系。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引导金融机构与类金融机构入驻蚌埠自创区,打造集银行、保险、创投、担保、租赁、中介于一体的多元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徽商银行蚌埠科技金融支行等科技银行多样化金融服务功能,全方位提高服务小微企业水平,支持有实力民营企业在蚌埠独立出资或共同发起成立皖北首家民营银行。支持由科技创业投资机构牵头,联合证券公司、大企业、商业银行、政府产业基金、风险投资基金等,共同发起设立科技创业投资基金,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和信贷融资。支持、培育、规范发展第三方支付、股权众筹和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业态,引进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消费金融、信用保证保险等新型金融机构。

推动多层级资本市场发展。抢抓对符合条件的蚌埠企业首发上市给予优先支持的政策机遇,加快推动若干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符合条件的科技型企业改制上市。建立完善由政府、证券公司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参与的科技企业上市联合培育机制。对总部和主营业务均在自创区的科技型企业在境内主板、中小板、创业板、科创板首发和借壳上市,以及境外主板、创业板首发上市的,市财政给予一定奖励或补助。支持科技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同时,支持科技企业利用公司债、企业债、短期融资券、项目收益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工具快速发展。

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由蚌埠市政府牵头,联合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搭建科技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运作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便捷化、个性化、一站式融资服务。搭建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子平台,建立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信息库等动态数据库,通过线上信息发布,实现企业与金融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高效对接。搭建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子平台,发挥政府、金融机构、投融资机构的资源与专业优势,通过担保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方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搭建科技型企业上市融资服务子平台,针对拟上市企业融资服务需求,联合各类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新三板及拟上市企业改制服务、企业上市培训等服务。

8、推动“军民企地”融合协同创新

探索军民融合体制创新。研究制定蚌埠市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标准和办法,引导优势民营企业参与军工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支持军工院所技术成果向民用市场转化,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深度融合。开展国防专利解密和转移转化方面的探索,及时放开符合解密条件的军民两用技术专利,促进产业转化,不断完善国防专利工作运行机制,及时公开国防专利脱密信息,将国防军工单位专利解密成效纳入年度考核体系,推动技术成果双向转化及应用推广。建立军工科技资源使用和服务价格补偿机制,推动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等高科技资源对外开放和共享合作。

建设军民企地资源共享平台。对接国防科工系统领域的央企、科研机构,统筹军民共用重大科研基地和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军民双向开放、信息交互、资源共享。以军工重大专项和国家军民融合示范基地为载体,搭建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完善开放共享机制,提升配套能力和服务能力。开展军工院所和科研单位设备摸底调研,对可供军民两用的设备进行登记,纳入蚌埠市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共享服务平台。建立军民融合人才数据库和军地科技成果数据库,提供军工高技术成果信息资源发布、科研需求信息发布对接、军民融合协同创新项目需求等服务。搭建蚌埠军民融合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军民融合政策和法律法规咨询、军民融合企业科研项目申报、军民技术转化中介等服务。

加强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融合产业示范基地建设。鼓励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四十一研究所、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四研究所等军工院所定期发布“军转民”技术推广目录,通过参股控制、并购重组、合作经营等方式,加快军工技术的民品转化进程。打造“民参军”服务平台,定期发布自创区“民参军”技术与产品推荐目录,鼓励民营企业进入军品科研生产领域,同时加强对民营企业申请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等程序的培训。充分发挥禹会区军民融合专项资金作用,设立蚌埠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对技术含量高、市场需求强的项目进行阶段参股、跟进投资,促进各类金融机构推出面向科技军民融合的金融服务与产品。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军民联合培养,鼓励各类优秀人才参与国防科技创新,建立军地人才、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机制。

9、全方位链接产业创新高地

开创合芜蚌省内协同发展新局面。以重大基础设施对接和重点项目合作为切入点,推进合芜蚌自创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突破行政区划界限,打造合肥原始创新、资源辐射,芜湖产业培育、平台建设,蚌埠技术研发、成果孵化的创新协作共同体。以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为牵头单位,以凯盛科技、中航三鑫、晟光科技、中恒新材料等骨干企业为协助单位,联合合肥、芜湖的院所企业成立硅基新材料产业发展联盟,重点在新型显示、太阳能电、玻璃制品等方面开展产业合作,促进合芜蚌三地的技术交流及合作。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自主创新中的引领作用,支持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知名理工类高校院所来蚌建立分院或共建二级学院,强化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合作。引导蚌埠科研机构和芜湖企业、高校院所等加强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互融互通,联合开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抢抓“两带一廊”重大战略机遇。以园区为平台、龙头企业为依托、项目建设为突破,加强与沿线城市在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合作,深度融入“长江经济带”、“G60科创走廊”和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充分利用对外工程承包、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劳务合作等合作机遇,支持硅基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企业与沿线城市开展产能合作,加快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积极争取省级层面支持,把蚌埠纳入G60科创走廊城市群,支持区内企业以自建、并购、合作共建等方式建立异地研发平台、孵化器和产业园,支持企业通过技术授权、技术并购等方式获取先进技术,推动蚌埠更高质量的发展。紧抓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强区域合作,通过产业链协同、专业化整合,打造工程机械等产业集群,与各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课程互选、教师互聘、学科共建等多种形式的交流与合作,加快高层次人才集聚,增强蚌埠作为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

深度合作国内科技创新源头。重点对接上海、北京、深圳等产业创新高地,深化跨区域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上海等长三角区域创新一体化合作,共建内聚外合的开放型创新网络,推动长三角产业链深度融合,共同推进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及工业互联网建设,加快轨道交通网建设,完善公交服务一体化,持续推进区域港航协同发展,深化区域人力资源协作。充分发挥北京科教资源丰富的优势,围绕硅基新材料等建立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等技术创新组织,并设立不同层级的京津冀重点人才引进方案和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围绕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产业,在深圳开展产业链招商,着力引进一批龙头企业和重点项目,支持蚌埠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并购珠三角区域优质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10、加快政策先试和体制改革

创新政府基金运行管理机制。引导政府基金按照创投母基金的方式运作,遵循放手原则,政府把握政策方向,根据产业类型设立子基金,重点投资硅基新材料、生物基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注重政府基金产业投资方向、投资类型和投后管理,围绕企业成长周期打造完整基金链条,覆盖并购、股债结合、新三板、Pre-IPO、PE、VC、天使等多种类型,整合多方资源为投资对象提供活动对接。项目由基金管理公司市场化选择,对于投资蚌埠本地项目的基金,将一定比例的投资净收益奖励给基金管理机构。建立引导基金特殊风险容忍机制,对基金运作过程中,通过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已履职尽责,但未能实现预期目标或出现偏差的情形,予以宽容。建立引导基金考核评价体系,将投资额度、投资收益、项目风险、政策导向、财政资金放大效果、产业优化调整力度等列入考核指标。有序推进对国有投资机构的简政放权,将包括国有产权流转等决策事项的审批权、经营班子业绩考核和薪酬管理权等授予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

健全自创区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安徽省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合肥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等机构作用,构建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加强与本地法院等司法机构的合作,推进知识产权司法体系建设,成立知识产权法院或者设立自创区知识产权巡回审判法庭,加快推进知识产权民事、行政、刑事审判“三合一”工作。加大知识产权保护资金支持力度,提升区内企业的维权援助资金额度,加大对企业购买知识产权行政执法中介服务的补贴力度。设立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与司法保障中心,形成知识产权举报快速反应机制,提供全方位维权服务。定期举办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宣传周,加强微博、微信等新兴媒体的精准宣传,营造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氛围。

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创新行政审批制度,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和水平,营造优良营商环境。支持“一区五园”管理部门梳理、取消、转移、调整一批行政审批事项,规范并动态管理行政审批事项目录清单。组织审批部门、项目业主、中介机构等对重大项目实行“一门受理”、联合审查、信息共享、并联审批、限时办结、事后验收。结合蚌埠片区产业发展实际,全面清理规范涉企的行政职权,编制权力清单、责任清单、负面清单、流程清单等。加速政府向服务组织者的转变,不断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建立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立健全政府相关部门审批信息共享和工作联动机制。

构建“一区五园”空间发展格局

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求,发挥蚌埠区位优势,打造以蚌埠高新区为引领带动的“一区五园”发展格局,以全球化视野推动开放协作,深度融入和布局全球创新网络,促进创新资源双向开放和流动,实现特色创新资源对内集聚与对外辐射,打造成为皖北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中心枢纽。

1、优化自创区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

强化蚌埠高新区战略先导地位,携手固镇经济开发区、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等园区共同探索开放协同创新新路径和产业转型升级新方式,以“一区五园”模式推动全市创新驱动发展,构建“一核引领、五园联动”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蚌埠高新区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密集的优势,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着力打造成为蚌埠自创区的创新源头和技术引擎。依托蚌埠经济开发区丰富的高校院所资源,重点发展机械设备制造、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打造创新型产业发展集聚区。依托怀远经济开发区雄厚的工业基础,重点发展机械电子、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依托淮上经开区便利的区位优势,重点发展硅基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打造宜居宜业新城区。依托固镇经济开发区经济,重点发展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打造生物制造集聚区。依托龙子湖硅基新材料产业园显著的规模效应和产业优势,重点发展新型显示、光伏玻璃等产业集群,打造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先导区。

2、强化蚌埠高新区核心引领和智慧示范作用

不断强化高新区辐射带动作用,加强新兴产业培育、创新创业示范、科技合作交流、体制机制改革、智慧城市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协同。发挥蚌埠高新区科技创新资源集聚优势,依托蚌埠科技城加强产业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研究,推进成果转移转化、前沿技术研发、跨界融合创新,为蚌埠片区传统产业发展提供创新、研发支撑,实现各类创新创业载体平台向“五园”开放。发挥高新区产业链协同效应,推动“一区五园”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在关键材料、核心配套部件或设备、系统集成协同创新,强化片区内技术交流、联合研发、人才调配、设备共享、生产配套等合作。提升城市建设与管理,坚持产城融合,做优做强云、网、端等信息设施支撑,加强智慧化的交通指示、信息查询、便民服务应用。

3统筹构建“一区五园”全方位协同发展机制

探索一体化协同发展机制,建立“一区五园”联席会议制度,设立联席会议办公室对接各园区的合作意愿与发展需求,推动合作的落实与部署。鼓励不符合自身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在各园区间进行流转,形成“高新区孵化+联动区加速”的合作流转机制。整合蚌埠市级相关部门招商人员,组成联动招商俱乐部,定期召开或参与项目推介会等招商引资活动。加强资源和信息共享,谋划建立创新合作信息交流平台,发布合作需求、项目招投标等信息,强化政策推广,推动“一区五园”享受的国家级、省市级政策实现有效对接和覆盖。

 

四、保障措施

(一)争取省市支持赋能自创区发展

建议省人大出台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明确自创区发展方向和重点任务,在财政金融支持、人才支撑、科技成果转化、科技金融等方面持续完善创新政策链条,引导社会资源加速聚集。将蚌埠自创区的建设发展作为蚌埠全市“一号工程”,不断提升战略位势,给予创新办公室更大的支持,赋予其独立的人权和事权,统筹协调蚌埠自创区的创新创业工作。

(二)加强组织保障完善工作机制

成立蚌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统筹规划自创区发展建设,研究解决自创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协商落实各项专项改革工作。建立健全自主创新示范区管理机构,履行综合指导、统筹规划、政策支持、考核评价、协调服务等职能,重点构建核心区引领机制和重点任务推进机制,强化监督检查、跟踪问责问效。

(三)强化资金支撑保障区域建设

积极争取省财政设立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资金,鼓励市财政各类科技经费向自创区倾斜,联合社会资本共同推进科技、交通、能源、水利、生态、信息等重大项目建设,为自创区建设提供重要支撑。设立蚌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专项资金,蚌埠高新区、蚌埠经开区等分别设立支持自创区发展的专项配套资金,主要用于对自创区内创新主体的培育、重大公共创新平台的建设和高端创新人才的集聚等给予奖补支持,促进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加快设立蚌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争取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的支持,加大财政经费支持力度,助力蚌埠科技成果转化。

(四)制定考核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监管

结合国家自创区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蚌埠片区考核评价办法》,建立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自创区考核评价体系,突出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协同发展、创新型企业、高层次人才等方面的考核评价,优化“一园五区”考核办法,提高科技指标占分比重。健全自创区发展数据统计、监测评价制度,探索建立政府、社会组织、公众等多方参与的评价机制。加快建立自创区工作责任制,分解任务、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各有关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和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推进方案和措施。加强自创区建设动态跟踪评估,引入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组织开展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和经验总结,及时开展绩效评价和社会评价,引导蚌埠自创区建设科学有序推进。